找到相关内容218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太虚的人生佛教论(1)

    ,而没有了解到普遍的大乘教法和五乘共法的意义。其实,佛法的根本在于五乘教法,就是重在说明人生的道德——教人应养成怎样善的思想和善的行为,方算是人生社会合于理性的道德。(《佛学之人生道德》)  重视人生...无法从中了解“人乘法”或稍后之“人生佛教”的特色所在,然而,一九三五年的一篇讲稿——《佛学之人生道德》当中,太虚却又在“五乘佛法”(此时他称之为“五乘共法”)之外,另列“大乘教法”和“三乘教法”两种,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548064.html
  • 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要义

    缘离欲界欲增上教法;或缘离彼,增上教授为境界。已由世间道作意观察,炽燃修习等故,而得转依。然不深入所知义故。不能永害随眠(烦恼),自地烦恼之所依处故。是退转法。自地三摩地心及心法之所依止。如世间初静虑,如是乃至世间非想非非想处,各缘离下地狱,增上教法广说如前。  出世间初静虑者,谓先以如是行如是状,如是相作意如初静虑,今不以如是行,如是状,如是相作意。然或于色受想行识所摄诸法,如病如痈如箭,障碍无常、苦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748290.html
  • 格鲁派的密法辨析与修正

    格鲁派的密法辨析与修正  在藏传佛教中,格鲁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派,它的思想理论是在宗喀巴佛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,突出表现在教理的统一和规范,教法的系统化。其对于佛法尤其是对金刚乘密法的判别兼顾了各方面的因素。  一、密法判别  一切佛法总摄为大乘教法和小乘教法,大小二乘是入修佛法之门,“依彼二增上,所说二种法,即名大小乘藏”。格鲁派是根据大小乘佛教的方便行判别的,并非以见区分,“犹如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2449103.html
  • 初唐佛性诤辩研究——以窥基、慧沼与法宝之辩为中心

    称为“究竟说一乘”。对于此说的理据,《玄赞》中云:  “为引摄一类不定种姓声闻缘觉,令依大乘般涅槃故,法华一会多为此类说于一乘。”[10]这表明,窥基所持的以性净之理为一乘教法内容的一乘义,就其教与理...”  定性、不定性五姓“从大乘中出”的意味,仅仅是依于大乘法界之义而由大乘教法中出生之义,即如“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各得解”或“一雨普润三草四木生长不同”所言之义为“出生”义;而“摄入大乘”则专就...

    张志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049699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科解

    因圆满 分三(丁)         丁一、通达五明(参丙二丁一)         丁二、传承不断  分法与人二         一、教法圆满            (一)小乘教法:具共中下士道传承            (二)大乘教法:分二            1、波罗密多乘:            〈1〉具甚深见传承            〈2〉具慈氏传广大行传承      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249727.html
  • 冯达庵著:佛教真面目(1)

    类根机令发菩提大心,摄尽一切众生;培之以六度;济之以万行;务使所摄各除心垢,将来皆成救世之人。此类教法自他并度,利益无穷,名曰大乘。   大乘教法有权实两种。权教以六尘不染为主;实教以八识皆净为主。权教菩萨只见应身佛;实教菩萨兼见报身佛。然教法不论权实,皆称菩萨乘。与声闻缘觉二乘合称三乘权教者,多指权大乘而言。实大乘到深契般若波罗蜜多时,得称最上乘。  其四 直觉机   根性猛利者,以凡夫地位,自心能...

    冯达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250122.html
  • 冯达庵著:佛教真面目(2)

    译事斯为殿军。  教法五藏,譬诸五味。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》未到之先,中国学者辄以己之所尚为醍醐。是经由释尊金口亲宣,楷定醍醐上味惟属《陀罗尼藏》;足杜一切戏论矣。极盛时代将终,此义方与《普贤行愿》...驰誉五印。鸠摩罗什入秦,曾译此论,弟子僧睿等传成其学而弘扬之,,遂开成实一宗。中国佛教之有宗派,此与三论为前驱。南朝诸师相继疏释,学者颇多趋响,盖视为大乘教法堪与三论并美者也。  本宗审订法数,较...

    冯达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250123.html
  • 持松法师年谱(1)

    主张法相、唯识不可分,法相必宗唯识,谓凡属言思所诠所表所遮所缘者,皆为法相,“法相绝然不成宗义”,“法相所宗持者曰唯识,而唯识之说明者曰法相”。太虚法师据窥基之言,分大乘教法为空慧、唯识、真如三宗,不...在向罗祝寿时行三跪九叩之礼,月霞当时想,大乘比丘僧,岂能向女人行礼,况且佛教史上历来都有沙门不敬王者的传统,当即予以拒绝,师生们听了也都非常气愤,继而罗迦陵扬言,如果大家不肯,那么她就不再向华严大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450407.html
  • 邺城地区新发现的慧光法师资料

    开创者,是当时大乘教法的象征和最高权威。慧光在佛学上卓有建树,加上弟子众多,门风甚盛,东魏时任命他为国之僧都,即中央最高僧官的副职;慧光最后因病卒于邺城大觉寺,春秋70岁。  对于慧光的成就和地位学术界...由悟,纲领存焉”,根据自己对地论纲领的理解,撰写完成了《十地经论疏》,地论学派由此得到流传。慧光还撰写了《四分律疏》,以阐发勒那摩提的学说。注解了《华严》《涅槃》等经,删定了《羯磨戒本》,又著有《大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5451624.html
  • 马鸣等五菩萨传

    龙树就随手取了一根干茅草,吹口气,化作利剑,立刻自刎了。国王听到此事,不胜悲哀,缺了合药之人,不久也就死了。   另据其他传说,由于龙树弘传大乘教法,与小乘部派佛学以及婆罗门等教派,产生了激烈的斗争。新...马鸣等五菩萨传作者:鸠摩罗什大师译本 林凡音译白 目录 大乘佛教五菩萨(代序) 蔡 惠 明   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有几个阶段:最初释迦牟尼佛自己所说的教义为原始佛教,其后自公元前四世纪左右,...

    鸠摩罗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952318.html